中国政法大学仲裁研究院就低空经济仲裁议题赴深圳国际仲裁院进行调研
编者按: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深圳作为我国低空经济最具潜力的城市,一直处于全国的领先地位,2023年底更是通过了全国首部关于促进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立法,而仲裁解决纠纷的专业性及保密性特点十分契合低空经济的特征和需求,深圳国际仲裁院对此有着丰富的实践与探索。
2024年11月11日上午,中国政法大学仲裁研究院、中国政法大学航空航天法研究团队到访深圳国际仲裁院,就该领域的法律问题和仲裁活动进行调研。研究院院长杜新丽教授、航空航天法研究团队负责人朱子勤教授、覃华平所长、孔得建副所长以及仲裁研究院副秘书长董事与深圳国际仲裁院秘书长赵枫、研究处(海事仲裁中心)副处长(副主任)黄一鸣、研究处(海事仲裁中心)副法律顾问赵佳慧就航空领域尤其是低空经济的争议解决、低空经济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黄一鸣副处长和赵佳慧副法律顾问带领调研组参观了深圳国际仲裁院所在的国际仲裁大厦,介绍了《深圳国际仲裁院条例》的制定背景和主要内容,展示了深圳国际仲裁院的发展历史和制度探索。赵枫秘书长主持了座谈环节,详细介绍了深圳国际仲裁院的组织架构和受理航空案件情况,分析了低空经济仲裁的前景与特征。杜新丽院长就低空经济仲裁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难点进行了交流,并就仲裁法的修订谈了自己的观点。朱子勤教授就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关政策法律问题进行交流,强调了仲裁在解决航空领域尤其是低空经济纠纷中的作用和优势。黄一鸣副处长介绍了近年深圳国际仲裁院受理的有关航空争议仲裁案件情况以及深圳国际仲裁院海事物流仲裁规则的最新进展。覃华平副教授、孔得建副教授分别就低空经济涉及的保险问题、对第三方的侵权责任问题进行了交流。在自由讨论阶段,双方就仲裁法修订、航空仲裁的专业性要求、低空飞行活动相关的监管和法律问题、低空飞行安全的法治保障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