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 礼

孔令奎

 

金秋时节清风徐徐碧空如洗。

我们来到圣地延安走进了凤凰山麓、杨家岭、枣园、王家坪的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居极普通的窑洞。

延安的窑洞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归宿地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指挥中心和总后方。时光荏苒岁月流逝虽然经过90年的风风雨雨毛泽东故居一如往昔风骨犹存室内的陈设至今保留着当年的面貌。在十分简陋的窑洞里摆设的仅有普通的桌、椅、床等必要的办公生活用具。

窑洞里陈列着毛泽东穿过的一双青色布鞋他老人家就是穿着那双布鞋从长征路上走到延安。看着那双布鞋我仿佛看到那顶风冒雪率部跋涉“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革命领袖的高大身影我仿佛看到老山界上的火把娄山关的夕阳乌蒙山的阴霾夹金山的风雪更有被称作魔毯的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我还仿佛听到乌江天堑的涌浪大渡河的枪声腊子口的呐喊遵义红楼的诉说湘江河畔英魂的吟唱……这双鞋上千缝百纳的线迹记录着艰苦卓绝的中国革命征程。

毛泽东枣园故居的办公桌上有一根一尺来长的生铁条这是大生产运动中边区炼出的第一炉铁的样品。毛泽东一直把它放在办公桌上压纸用写作过于疲劳手指发困时便用力握一握这根铁条让手指舒展一下再继续写作。他老人家很多著作就是这样写出来的这根铁条成为他辛勤工作的历史见证。

在那艰难困苦的岁月里毛泽东和同志们同甘共苦吃小米饭穿粗布衣。他为中国革命呕心沥血殚精竭虑积劳成疾大家多次提议给他增加伙食费都被谢绝了他坚持按供给部规定的标准和大家一同进餐。他晚上办公点一盏小煤油灯思考问题时总是把灯芯拧的很小继续写作时再把灯芯拧大。从窑洞悬挂的当年的照片上能清楚地看到他衣服上常打着很多补丁即使开会、作报告也是如此。他艰苦朴素的作风给全党同志极大的鼓舞也使很多外国友人深受感动。美国记者斯特朗在她的访问记录中写道:“党的领袖住着寒冷的窑洞凭借微弱的灯光长时间地工作。那里没有讲究的陈设很少物质享受但是住着头脑敏锐、思想深刻和具有世界眼光的人。”

都说时间会销蚀一切,但长征精神一直闪耀着不灭的光辉。长征90多年前发生在东方悲壮的一幕90年后的今天甚至在900年后的明天其永恒的魅力依然长存。当我依依不舍地踏上归途时那气势巍峨的宝塔山流淌不息的延河水似有诉说不完的故事。我的心灵受到一次震撼和洗礼平日里所有的烦庸琐细和闲愁俗念荡涤净尽我知道怎样在这一轮将要把世界东方映照更加灿烂辉煌的新长征中奉献自己。

(原载《河南日报》,在此有删节)

创建时间:2025-01-27 14:36
首页    文学作品    洗 礼